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粮票的记忆

珍贵纪录片
1964年的北京

粮票的记忆聿之/文

几天前翻腾抽屉,竟翻出阔别多日的几页粮票。对于本无收藏嗜好,且已经历一次迁徙的我来说,它们的复现足以让我忆起它们在当年的重要性,而重新鉴赏这些小小的票证,也使我看见不少当年未在意的东西。 

各省的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一样制作精良,不同面值的粮票除色彩不同,还绘有不同的画面,无非是大片的沃壤上一派丰收的景象,满载的卡车将这些粮食运往城乡,等等。细细想来,若是真的有这么多粮食,又何必要发这些粮票呢?

还是北京粮票朴实得多,细长的一溜带花边:横的像块匾,是粗粮票,买棒子面使;竖着的像块碑,是细粮票,买大米白面。当年的人都爱吃细粮,所以竖着的更受人待见。 

我小时候,家长们特别忙,不是大炼钢铁,就是“四清”下乡,所以孩子们就往食堂一送,吃饱就行。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吃食堂,可刚开始时并没有粮票一说,就是“钱”(后来叫菜票):二分钱一馒头,三分钱一碗饭。吃完饭把统一制式的搪瓷饭碗往洗碗机里一扔,一会儿它就从机器那头滚出来,坠落在地上一个大笸箩里,慢慢碗都成了崩瓷儿的了。后来有了粮票面票,粮食反倒少了。 


大概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所有的孩子被安排在一个专门的食堂吃饭,有个师傅从大人们用餐的食堂把饭菜用桶挑到这个小餐厅来卖。师傅岁数不小,头上光光的,也说不上什么慈祥,勺头还特紧,尤其是菜里有肉的时候,所以不受孩子们欢迎。可孩子们也没办法不接受他,最多是躲在楼角齐声骂他“秃瓢秃瓢没有毛”然后逃走,当面绝不承认有过此事。 

有一回,秃师傅终于走眼了,把二两一个的窝头当一两卖了,于是当日中午大家都饱餐了一顿,而且谁也不想骂秃瓢了。可好景不长,师傅很快发现了错误,于是当晚重新算账,每个窝头要补收一两粮票。在去餐厅的途中听说这个消息,我们算是彻底懵了:晚饭只有二两的定量,补上去岂不只能饿肚子。在这个冬日的傍晚,我们又躲在楼角,希望奇迹发生,比如他因故离去,换个不知情的师傅。当日餐厅的灯光从窗子上透出,金灿灿的跟窝头似的;棉门帘不断被人掀动,灯光一缕缕泻出,多像棒子面粥从大桶舀进碗里。 


然而最终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饥饿把我们送到“秃瓢”的面前,他并不凶,只是不肯高抬贵手。我把惟一的二两粮票亮在手心里,说明我的窘境。他当然会让我回家再拿粮票来,可我告诉他,那时我恰好没有“家”,我已被忙于工作的父母送到工会办的寄宿制“少年之家”去了。 


记忆中我那晚并没有挨饿,师傅记了账说以后再算,而“以后”好像是工会的老师从其他寄宿的女孩子那里抠出了几两粮票平了账。但这真是我独自一人,直接面对饥饿威胁的一件事。对于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的一辈人来说,最苦也不过一九六〇年了。 


当晚若是我爸在,事情当然会简单一些,可是我要是吃饱了,他肯定挨饿。那年月,他有时也让我去食堂给他买饭,可从食堂到家的这段路,我始终要举着这馒头,这对我该是多大的诱惑!我当时大概还没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但我的思路肯定和老猪很类似。我总假设这个馒头在屉里蒸的时候会与其他馒头发生粘连,而在炊事员拿这个馒头给我时恰好把它的皮粘到了旁边那个馒头上,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把一面馒头撕下来吃了。然后又有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有时这个馒头整个外皮都被我吃光了。 

这种事情反复发生,但他从没有问过我,为什么我总是那个最倒霉的。 


后来我又赶上了“上山下乡”,由于算好了不去农村,到农场倒真的没闹过粮荒。最初去的时候,饭量猛增,当地蔬菜副食奇缺,因此三四十斤的定量也不够,所以也请家人寄些全国粮票来。但在我内心里,只是觉得换全国粮票手续繁琐,给家人添乱,也可惜了全国粮票里包含着的那半斤油。后来队里的知青姐妹们支援,加之当地草木丰茂,种下三五寸长一节的木薯杆,几年后便有丰厚的回报。


至于那些木薯在当时的所有权性质,以及我们获得木薯是否经过领导批准的问题终算不上个大事,所以也就很少再向家里要粮票。 

然而粮票的流通大约是与社会的控制相关的,因此在乡下才知道粮票是不能随便领取的,即使在账面上说这些粮票指标是属于你的。 


一般说,那时每年大约只在回家探亲的期间,可以合法地领取到二十来斤粮票,因此这些粮票也显得宝贵。于是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学生,慢慢也像当地人一样,到县城里去之前,从队里食堂称些大米用手巾包好,到街上的饭店、米粉铺吃饭时,也先将所需饭量的大米倒人柜台的秤盘里,算账时将米钱从总金额中扣除,颇费功夫。至于生产队到粮食局买粮,只需有个集体粮本,一伙人随着握有粮本的司务长,走进堆满大米的国家仓库,只管把米往麻袋里装,出门过磅。一时间购粮单位较多,七手八脚,有意无意地多搬了袋半袋的事也是有的。总之大家都是公有制,肉烂在锅里。 

印象中当时只有火车上吃饭是不要粮票的,而途中一些不大的车站上有一些农民会要求用粮票换鸡蛋、玉米、水果等吃食。他们多数是在站台另一侧的路基上,站上工作人员一来赶便做鸟兽散。当时他们大概是要三五斤粮票换十来个煮熟的鸡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觉得他们开价过高。说起来颇不好意思之处在于,当时我们这些成伙的知青已经听说了大幅度降低成本的秘诀,这秘诀就在粮票上。 


到站台上出售食品的农民很少有文化,他们对粮票的认识和对钞票的认识一样,是靠对花纹与颜色的分辨,而不是对面值文字符号的识别。与钞票不同的是,人民币全国统一,粮票则各省不一。当地一斤票颜色刚好与我们下乡省份的二两票相似,因此完全可能在慌乱中搞错。由于蓄谋已久,我在路过省会城市时专门换了几张二两票,到达贵州、广西之间时,我终于成功地用小票换回了一批鸡蛋。交易过程是短暂的。双方先讨价还价,直到开车铃响起,价格才终于谈妥;然后是一手交粮票,一手交货,票货易手必须同时,否则很可能有一方在列车开动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渐渐远去。 

不少曾被称为“知青”的人有过这种经验,记忆里这些鸡蛋均是在一片欢快中被分吃完毕,然后便在打扑克的欢乐中将它淡忘。然而在今天,这种情形却常常被已不再是知青的我记起,而且我会强迫症般地推想,这些异省市的粮票在这些农民手上会产生何种结果。我有时也会给自己找到安慰,我会想这些狡黠的农民同样将它在另外的场合“倒”出去;我会想也许他们自认倒霉,将它撕碎,拌几句粗话抛入风里。但我还是觉得这种玩笑开得有些残酷,尤其是以后读了大学、再后来也忝为人父的我,听说一位颇有造诣的学问家,当年就因为伪造了几斤粮票翻了车入了狱,多少年华因此流逝了去,便更尝到了个中的滋味。 

八十年代以后人的饭量越来越小,粮票越来越多,但我仍然在年底的时候到粮店排长队,将其换成新年度的票证,似乎是要巩固某种权利。再后北京粮票成了在北京混饭吃的资格,外地民工一度很是需要,因而农贸市场上可以其置换各类商品。在付小保姆、小时工工资之外再添些粮票无疑也颇具人情色彩。但很快粮票就很不值钱了:也许一斤粮票可当三分钱吧,一斤鸡蛋便要到上百斤粮票。这时我便与妻非正式地讨论起粮票的前景问题。出身历史系的我妻常拿出深谙国情的口吻教导我说:“你放心,这东西不会取消的,粮票粮本和户口本一样,是治国之重器。”同时我妻又较有魄力,常主张趁其没有变得一钱不值多换回仨瓜俩枣的,聊胜于无嘛! 

然而这粮票居然就被废了,社会也没有因此动荡不安,粮食倒是多了。而一晃近三十年岁月不在了,我等也倏乎逼近“尚能饭否”的年龄了。 


本文选自《六十年代记忆》,祝勇/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谁还记得北京的国营粮店
每月揣着粮本、粮票买米面

北京日报客户端

现如今,粮店在北京人的生活中已经渐行渐远,买油买粮买菜去趟超市都能一并解决,可是在昔日粮票尚存的年代,粮店的作用至关重要。

60年代粮店售粮的情景(刘鹏绘)

解放初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把保障粮食供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949年11月13和14日的《人民日报》曾报道: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设立粮食零售店,使粮食公司的粮能够直接供应给市民,减少商人由中间剥削。

三义合粮店歇业批复

当时,北京粮食零售店除粮食公司原有的12处营业处、24处零售店、25处合作社都办理非社员零售事宜,零售对象以劳动人民及贫苦人民为主,购粮数量以每人每天1斤计算(不论粗、细粮),每5天购买一次,同时公布了各区合作社地址。之后,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店销售成为一项重要商业活动,城市国营零售经营方式在保障粮食市场稳定和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1955年8月起,粮食不能随便买,而是凭粮票,每人都有定量,刚出生的小孩每月粮食定量为6.5斤,成人最高定量32.5斤,重体力劳动者46斤。那时候城镇都有粮店,粮票凭购粮本每月24日在粮店领取,登记盖户主图章,粮油票证一股脑就领了,油票按人头供给每月半斤,每月25日可以使用下月粮票。

我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的粮店记忆犹新,那时我十几岁,开始帮助大人买粮食,对前孙公园胡同的粮店记忆深刻。这家粮店在胡同南侧,进店门看到的是一排米面柜,长方形的柜子,每组柜子装有一个很大的“铁皮漏斗”,漏斗上面还有铁皮罩子,防止面粉从漏斗中“喷”出来。粮店工作人员穿粗布白大褂,收款单有一个小窗口,买粮食带钱还要带粮本、粮票。

1963年6月,广安门外大红庙粮店青年售货员王继洛正在称面粉。


那时每家每户有一个粮本,实行“划片定点,验证凭票”的粮食供应办法,每人每月粮食有定量,分100多个等级,从事重体力的工人和大学教授能够得到照顾,一般成年人粮食定量为32斤,儿童减半,一些家庭粮食不够要算计着吃。

1956年粮本(看到定量8斤—30斤不等)

粮店的工作人员每月会入户为居民发粮票,粮票分为米票和面票,限当年使用过期作废,只有面额半斤的米、面票,可以跨年使用,还有全国粮票专供出差人员使用。记得每年的10月份是粮店供应白薯的季节,每户根据人口每人限5斤,在粮本上记录一下,每斤才几分钱,有住大杂院的居民找来三轮车或手推车,一下把全院的白薯都买走回去再分。

1967年,北京市粮票,这种小额粮票可长期使用

1978年粮本(看到定量为32斤)

1993年取消粮票前,最后发的一次粮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京的粮店曾经改为机器售粮,我印象不深。进入90年代,胡同里常见到走街串巷卖塑料日用品和卖五香花生米的商贩,说是卖实际是可以拿粮票换,5斤粮票换1个小塑料盆,10斤粮票换1斤五香花生米,到粮票停止使用前,50斤粮票都换不了1斤五香花生米,1993年5月10日起取消凭票定量供应办法,北京市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都不再流通使用,为粮食计划供应画上句号。

史上最全中国粮票图案世纪钱币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食品和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直至1993年,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使命。

本文集合了“票证时代”全国各地的粮票,以飨读者。


















































传奇老粮店 粮店故事多北京卫视

来源: 私人史、北京日报客户端、世纪钱币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文章(950篇)——推荐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